华创会开幕:1600余海外代表热议华侨归国创业
第十七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以下简称「华创会」)日前在武汉开幕。来自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位海内外代表出席大会,海外代表人数及来自国家和地区数创历史新高。本届华创会达成项目协议134个,金额超63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三诺奖得主出席 海外代表1661人
第十七届「华创会」以「万侨创新,发展共享」为主题,吸引包括3位诺奖得主在内的共计7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海内外代表参会。其中,海外代表1661人,海外代表人数及来自国家和地区数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本届华创会有1163人是首次参加「华创会」;博士和博士以上学历者达612人。3位诺奖得主分别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AaronCiechanover)、200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以及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Shechtman)。
本届华创会洽谈项目收集关注智能制造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工业大数据应用等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收集、整理海内外有效报名参会项目2185个,40%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湖北省副省长童道驰介绍,第十七届华创达成协议134个,协议总金额630多亿元,其中引进外资160多亿元,过亿项目41个,引进人才91人,有30个重点项目在大会进行签约。
中国政府引领 创新效果明显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万乐博士称,创新创业并不容易,需要多方条件的支持。当下呈现的华人华侨归国创新创业高潮现象,是因为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后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视,制定了很多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他表示,中国这种政府引领的特点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独特,且效果明显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分享了其回国赴清华教学13年的体验感受,他将这一过程比作创业。姚期智称回国工作的首要是要看到中国有哪些特别优势能实现弯道超车,这与如何寻找创业机会是同样道理。从在清华大学办交叉信息学院,到成立量子计算器实验室,姚期智像办创业公司一样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品牌。如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已有在读本科生成功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创办科技公司,并通过出国深造再回国的路径,将创业公司一步步推向商业发展。姚期智称,中国经过发展在经济结构上已经有很好的环境支持创业发展,因为有成熟的科技创业环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业企业涌现。
国侨办领衔 助湖北引资引智
华创会自2001年来已成功举办16届,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标杆活动和海内外引资引智的重要平台。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称在开幕式上表示,湖北发展正处于重大的机遇迭加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在这里密集交汇,湖北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持续提升。2016年湖北实际使用省外资金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增长13%,来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了13家,达到257家,居中部首位。
「华创会」由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指导,中国国务院侨办、湖北省政府及武汉市政府共同主办。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周祖翼,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华彬集团董事长、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严彬博士等在开幕式上演讲。
视频链接: